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登录入口
中文 | English

林学团发〔2024〕6号——关于组织开展林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

各基层团支部、学生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弘扬“植绿报国”北林精神,厚植“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家国情怀,打造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现就开展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践主题

实践淬炼青春底色——青年建功植绿报国,挺膺担当向“新”而行

二、实践时间

2024年7月-9月

三、参与对象

林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鼓励本研学生联合组队开展实践。研究生为主体的队伍需报名参加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专项。本次实践要求2023级本科生全员参加。

四、实践原则

1.坚持学生主体。广泛调研青年学生实践意愿,围绕学生发展设计实践主题和内容,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特长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同,增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2.坚持成果导向。以实践成果为导向,做好实践项目整体设计,加强实践过程管理,注重实践总结提升,力争学生在实践中做到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悟,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3.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挖掘培育优质实践项目,着力强化实践地点和实践项目连续性,对可持续项目做好跟踪反馈,提升实践成果产出,建立起同一实践项目再实践、再深化的长效机制。

4.坚持协同联动。汇聚校内外基地资源、平台资源、教师资源、校友资源等,构建结对共建模式,推动多方交叉融合,引导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习、科研课题等项目相结合,达到双向赋能效果。

五、实践形式及要求

(一)实践形式

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选择其一。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实践,人数为6—12人,建议选派团干部、专业教师为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2024年新入职教工原则上应担任指导教师),且至少一位指导教师为林学院教职工,实践时长原则上不少于5天。

(二)实践要求

1.每名学生本科期间需参与至少3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1次必须为团队实践,可包括1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计入学分认定。

2.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组队开展实践,团队中本科生人数不低于3人即可认证为本科生团队实践、研究生人数比例不低于60%即可认证为研究生团队实践,不受团队负责人身份限制。

3.本次实践具体活动要求见《成果提交手册》(附件4),手册内规定项目未能提交的,不能参加各类评奖评优活动,校级支持团队未能提交的,不予认证结项。

六、实践内容

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专项开展,具体内容详见《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内容》(附件1),本年度全国三下乡实践专项及团市委相关实践专项、揭榜挂帅项目将陆续发布,各学院可继续组织学生按要求报名参加。

(一)“绿色长征”专项

组织“绿色长征”实践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长,开展绿色科技前沿探索、生态保护科考研究、生产生活经验普及、生态文明素养宣传等活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助力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科技前沿探索,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双碳政策稳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目标,助力绿色发展;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持续推进,运用新质生产力探索绿色科技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生态保护科考研究,结合“三区四带”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成果显著的科考实践活动;了解自然生态状况、解决主要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和广泛探究。生产生活经验普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发展、资源节约集约等方面,奔赴基层开展绿色生产调研、低碳生活科普、环保领域普法等活动,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创意顺口溜等方式,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生产风尚和生活时尚。生态文明素养宣传,鼓励青年讲述身边环境变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融会贯通讲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呈现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对自然环境和人居情况的改变,感悟思想伟力。

(二)“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专项(研究生)

组织“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研究生实践团,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语精神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实现绿色科技服务和生态文明宣讲的有机贯通。开展绿色科技服务,组织研究生走进基层,聚焦地方发展瓶颈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重点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讲,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实现理论宣讲、调查研究与科技服务的有机贯通,持续发挥学校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绿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青春向党”专项

组织“青春向党”实践团,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发展成就纪实、红色故事人物寻访、党的理论知识宣讲,引导青年学子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发展成就纪实,聚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变化、突出成就及先进经验,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红色故事人物寻访,围绕学习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经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组织学生通过寻访、调研等形式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活动。党的理论知识宣讲,组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等“沉浸式”实践方式,引导人民自觉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四)“乡村振兴”专项

组织“乡村振兴”实践团,积极发挥知识、技术和创新创业优势,开展美丽乡村共建共治、科技乡村智慧赋能、文明乡村规划提升、法治乡村宣讲咨询等活动,做好和美乡村建设,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美丽乡村共建共治,开展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化美化、农业生态监测、河湖综合治理等活动。科技乡村智慧赋能,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乡村管理智能化水平。文明乡村规划提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发乡村文化 IP,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支教、教育资源引入等方式,助力农村教育水平提升。法治乡村宣讲咨询,主动对接乡村政府和乡村企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志愿服务和专业指导。

(五)“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专项(研究生)

组织“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实践团,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引导学生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深入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组织学生参与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一线,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公益服务奉献青春本领,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社区服务参与基层治理,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以新时代青年担当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六)“感悟民生”专项

组织“感悟民生”实践团,广泛调研社会民生问题,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参与基层资助工作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推广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体系,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广泛调研社会民生问题,深入感悟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我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做出的深刻努力,在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走进高中、社区、乡镇街道,通过制作画册海报、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等方式,与基层资助中心或社区工作人员就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展开宣传讲解,打消中学生对上大学费用的后顾之忧,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介绍普及国家助学贷款办理相关流程与要求,同时融入金融诚信和反诈知识宣传,引导提升防诈骗意识。参与基层资助工作建设,走进基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当地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普适化宣传、精准化实施等事项建言献策,提供可行方案并尝试推广。

(七)“卫国戍边”专项

组织“卫国戍边”实践团,聚焦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走进基层宣传国防知识,赴基地体验增强国防观念,实地研学贡献青年力量,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以青年力量维护国家安全。走进基层宣传国防知识,走进社区,组织“卫国戍边”主题活动,以绘画、朗诵、主题宣讲、共建等方式,开展国防教育,传递青年声音。赴基地体验增强国防观念,实地前往国防教育基地,深入学习国防建设历程,掌握国防安全知识,了解我国国防建设成果及建设成效,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实地研学贡献青年力量,实地参观革命旧地并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宣传记录,奏响新时代北林青年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强音。

(八)“服务首都”专项

组织“服务首都”实践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首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首都基层一线,了解国情、社情、市情、民情,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宣传记录,借助专业知识及素养,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走进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首都文化场馆、历史遗址、古代建筑,探寻首都历史文脉,体悟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厚植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访首都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示范区,感受“三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理念,体悟首都生态建设格局。

(九)“未来之城”专项

组织“未来之城”实践团,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广大师生结合雄安新区发展建设需求,发挥学科优势特长,为雄安新区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登录入口“一校两区”建设。深入探寻雄安新区发展所依托的高精尖技术,了解雄安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规划理念;实地调研白洋淀环境,结合“千年秀林”计划,思考雄安未来生态格局;前往雄安文化展览馆,感受雄安千年战略要塞与“华北明珠”白洋淀留下的人文资源积淀,从时代维度认识国家级新擘画区的壮阔蓝图,探索雄安的发展路径和里程碑意义。

注:“服务首都”和“未来之城”专项将根据实际情况归入前三个专项参与校级立项申请。“返家乡”实践可通过“创青春”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返家乡端口上报名参加实践岗位(也可自行对接当地政务部门、企业、社区等单位开展实践)。学院可根据平台端口中岗位认证情况或我校实践成果提交要求进行实践认证。

七、组织方式

(一)材料提交及学院审核

学院将对个人及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审核,请通过立项(包含预立项和正式立项)的个人及团队于6月21日24:00前提交相关材料至林学院学生会实践部邮箱:bjfulxyshsj@163.com。个人需提交《个人实践申报表》(附件1),团队需提交《实践立项登记表(团队)》(附件2)和《团队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3)。(6月19日下午2点进行正式立项答辩,未参与揭榜挂帅答辩的团队需参与本次答辩方可立项。)

(二)项目评审

6月底,各专项承办单位组织专家对符合参选项目进行集中评审,立项校级支持团队。(注:校级支持团队必须配备团干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双指导教师。)

(三)团队培训

6月底-7月初,学校和学院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四)实践开展

7-9月,各团队根据计划开展实践,各团队应及时汇报实践开展情况,实践部将择优将实践新闻稿报送至学校和学院平台。

(五)成果总结

实践结束后,各团队按要求填写《成果提交手册》(附件5),整理上交社会实践成果至学院。

(六)总结表彰

9月初,学校将组织校级优秀团队及上级相关奖励荣誉评选,并适时开展社会实践经验分享及评优表彰工作。参评优秀指导教师的教职工必须提交《团队指导情况总结表》(附件4)。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细化工作。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把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合理安排专项分配,做到覆盖广、有重点;要在实践过程中对重点团队给予精准指导和专项经费支持,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实践团队及实践成果。

2.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各学院要始终把安全工作置于首位,落实《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登录入口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精准建立与参与实践学生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实时掌握学生实践动态,务必保证参加线下活动的师生购买保险。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3.注重实效,加强宣传。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网络宣传媒介,重点指导实践团队在国家级、省部级媒体做好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积极投稿绿色新闻网、北林青春等学校官方媒体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同时,各学院要阶段性总结本单位实践工作情况,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形成系列报道,营造良好的校内实践氛围。

九、其他说明

绿色长征、青春向党、乡村振兴专项由各学院自主申报承办校级立项答辩;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专项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承办校级立项答辩并进行活动指导;感悟民生、卫国戍边专项由党委学生工作部承办校级立项答辩并进行活动指导。

附件1:个人实践申报表

附件2:实践立项登记表(团队)

附件3:团队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件4:团队指导教师工作要求及指导情况总结表

附件5:团队成果提交手册

附件6: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内容


联 系 人:宋翔宇、刘悦洋 62336075

联系邮箱:bjfulxyshsj@163.com


共青团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登录入口林学院委员会

2024年6月13日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8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登录入口林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