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林学院地信专业开展“秀林感知”耕读教育实践
5月21日,林学院组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1级和22级本科生共68人在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登录入口鹫峰实验林场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本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分为专业劳动和义务劳动两部分。专业劳动部分包含遥感图像野外调绘与解译标志库的建立、ASD野外地物光谱测量与建库两部分内容,义务劳动部分包括在林场进行林地灌溉和枯枝清理等。地信学科教师曹云锋、王宗和梁博毅共同担任此次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教师,鹫峰实验林场副场长陆鹏飞教授参加并指导了本次实践活动。
在专业劳动实践环节,林学院地信学科专任教师为同学们进行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库建立相关内容的讲解,本次解译标志库的建立以国家土地利用调查分类系统为基础,范围为鹫峰实验林场,采用的方法是真彩色遥感影像与手机地图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解译标志库的建立为后续遥感影像地物分类,语义分割等工作奠定了野外调查基础。此外,本次专业实践环节还增设了ASD野外地物光谱测量的相关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仪器操作等,目的是针对目标区不同地物覆盖特征采集其光谱反射率数据,了解不同地物的光谱反射特征,作为之后判读地物类型、分析地物状况的依据。
劳动教育实践环节,师生在林场管理处周边地区开展了林下杂草清理、扩土、灌溉和林下枯枝清理工作。义务劳动实践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义务劳动实践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林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林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了进一步了解。
综上,此次地信专业劳动教育实践对学生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方法,对劳动实践和科学研究、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提高学生认知、实践、创新等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秀林感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幸福生活是靠劳动获得的,劳动不易,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行创造性劳动。学院将继续强化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推动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撰稿人:梁博毅、李佳倩
审稿人:石娟、曹云锋、李蒙慧